到了二战开始之后,一度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不列颠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方面,与昔日被压制的连造个坦克都要以拖拉机名义的对手相比,依然落了下风。别说在装备上无法与德军相比,就连英军一线士兵的野战口粮,在没有得到美国盟友的援助时,无论在种类还是质量上,都根本看不出世界大国应有的豪爽与大气。
以机械化摩托化作为基础的德军“闪电战”,将英国绅士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连续的失利暴露出来了英军的种种不足,大部分都武器装备以及高层们的战略思维还停留在二战的惯性中也就罢了,居然连士兵们的野战口粮,都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标准的英军老四样,咸牛肉罐头、船夫饼干、罐装炖菜浓汤还有一个廉价的散装茶叶。
早在第一次英布战争的时候,虽然咸牛肉罐头被军方后勤部的那些个大佬们冠之于“保鲜肉(PreservedMeat)”之名,但是这种来自于乌拉圭的罐头食品比美国斯帕姆午餐肉的实际年龄可要大多了。这种英国人在航海的时候,为了解决肉类容易腐烂发霉的问题,而发明的用铁皮罐头密封来装腌肉的保存方法,制作这种罐头要事先把牛肉煮熟晾干,再散上大量的海盐进行腌制,混合黑胡椒等香料后再装入铁皮罐密封成罐头,算得上罐头的始祖级前辈。
当时,不少士兵领到手里的还是一战时期生老式包装的咸牛肉罐头,开罐方式非常繁琐和费劲,据说要先用开水煮上一会,有一些时间长的还得用摔、砸等方式破坏掉包装才能打开。这些罐头对前线士兵的士气影响很大,以至于有了恶霸肉的绰号,英军士兵对这种罐头的怨念,可比美军对斯帕姆大多了。
至于英军士兵寡淡无味、又干硬如石的“船夫饼(Hardtack)”,牙口不好的千万不要试图直接干啃,否则船夫饼会让你以牙齿为代价,见识一下它的“磨牙饼”之名是不是浪得虚名。这种口粮真正的实用方法,必须要用热汤或热茶泡软,才能凑合着下咽。英军另一种备受吐槽的口粮,M.V罐装炖菜浓汤虽然标明了“开罐即食”的字样,其实这种说明看一看就可以了,千万可别去当真啊,要不然一堆黏糊糊混合着猪油或者牛油还有什么其他不明物质的汤半粘稠物体,真的会影响好不容易提起来的食欲。
虽然说英军上上下下都离不开茶叶,但是由于诸如后勤运输等问题,最终到士兵手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印度的廉价散茶。毕竟,大吉岭红茶一类的高级货也不可能给小兵们不是。为了不至于喝一口就来上一口茶叶沫子,大不列颠的绅士们学会了用针线拿口罩、衬衫、手套甚至袜子来制造茶叶袋,虽然有些许的怪味,但至少是不必烦恼茶叶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