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有沐音乐工作室坐落于北京通惠河畔,推开工作室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充满文艺范儿的四合院:整齐摆放的几把木吉他、大厅中陈列的架子鼓和钢琴,一只微憨可爱的边牧,四处都透着浓浓的音乐情怀与文艺气息。在这里聚集着许多音乐工作者,他们共同完成了《奇葩说》、《浪花一朵朵》、《国民老公》、《旋风少女》等知名影视作品的音乐制作工作。(有沐制作的影视音乐)从剧本研读到贴片,音乐制作不esay说到为影视剧配乐,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影片制作中的一个小环节。其实,这一工作远没有那么简单。有沐音乐的创始人朱金泰表示,影视声音主要包括OST制作(配乐与主题曲、插曲)、音乐编辑、拟音、混录几个部分。“通常这些都会在一个package里面,我们会先研读剧本,然后设计定制音乐,再完成歌曲和配乐的制作、录音缩混,最后完成音乐编辑工作。此外,后期还需要完成拟音、动效等工作。总之,所有关于声音和音乐的东西都是我们要做的。”(有沐音乐创始人朱金泰)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影视剧音乐工作者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我们还和有沐的音乐编辑小红聊了聊。研读小说和剧本小红表示,音乐团队首先会研读原小说,再看剧本。“大部分小说和剧本出入还很大。像《十五年等待候鸟》这部剧,小说是很伤感的黑暗系风格,剧本却是非常轻松欢快的,这就需要我们后期对音乐进行调整。”制定整体音乐方案看完剧本之后,团队会列出音乐方案,根据影片内容风格制定整体音乐基调,以及每一种情绪的划分。“一部剧至少要分六种以上的大情绪,例如:伤感、温馨抒情、幽默、轻松欢快、悬疑紧张和转场音乐等,每一种情绪则至少需要创作四到五条音乐,以适应不同的情绪浓度和不同的剪辑节奏。”一部戏下来,甲方没做要求,朱金泰老师经常因戏剧需求,把创作量提升超过一百分钟。同一类情绪,根据人物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音乐设计,例如:男一和女一,团队一般会给他们分别设计自己的专属主题旋律。与创作团队沟通接着就是音乐创作环节。配乐部分,音乐总监要完成全片配乐主题旋律的设计,规划好配器的风格取向,制定作曲方案。而后带领作曲团队,根据每个人擅长的种类和风格来分配完成创作。而在创作过程开始之前,讲戏、让每一位作曲熟知每一条音乐将会用到什么样的场景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歌曲创作部分,音乐总监则需要先规划出一部戏所需的插曲类型和数量。而后由工作室的签约词曲作者团队,根据剧情和所需情绪反复推敲,完成词曲的创作。音乐制作与贴片不论是剧内歌曲还是配乐原声,经过编曲配器的精心设计之后,最终会形成音频分轨工程和乐谱,这就可以进入录音棚实录环节了。提前设计好的的人声旋律、和声、鼓、吉他、贝斯、弦乐等部分,在录音完成后将进行分轨缩混。而经历了缩混和母带环节,制作出的音乐,才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最终音乐成品。音乐编辑会将这些成品歌曲和配乐,编辑进影视剧里对应的剧情片段中。音乐不只是配角,能为作品画龙点睛相信很多人在学习有关影视理论书籍时,常常会看到“影视剧的音乐是为画面服务的”,音乐处于从属地位,所以称其为“配乐”的说法。可是,娱影君在与朱金泰的聊天过程中,能看出他对于配乐的热爱。在他眼中,音乐不只是配角。“有些戏是可以用音乐带动情绪的,音乐可以突出角色的内心。比如一场男女主角在酒吧喝酒的场景,这时候可以只配一个酒吧的气氛音乐。但是,我还会配上男主视角的音乐或者女主视角的音乐,这样这场戏的分量感就加重了,带给观众的视听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音乐编辑小红表示,她比较注重剧中人物的主题音乐。她在为《旋风少女》做音乐贴片时,专门为白敬亭饰演的喻初原选了一首叫《星星》的音乐,“这个音乐作曲家做了钢琴、弦乐、欢快、伤感等多种版本,只要初原一出来就用这首BGM,最后网友都说,一听这首歌就知道初原师兄要来了。我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和观众产生了某种互动,非常有意思。”网剧发展火热,重视原创音乐版权近年来,网剧发展火热,年更是迎来了爆发之年(戳我看年度市场分析)。娱影数据统计,去年一共上线了部作品,总播放量超亿次,爆款作品也是层出不穷。作为音乐从业者,朱金泰也能感受到网剧这些年的飞速发展。“网剧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高质量的网剧,观众对网剧的印象也已经转变了。现在的网剧也更加重视音乐、更加重视版权——刚开始可能会贴一些罐头音乐,现在都开始找人制作原创音乐了。”在最近上映的网剧中《变身女友》、《国民老公》等剧中的原创音乐都是由有沐制作完成的。(截至2月8日,《国民老公》点击量已破16.3亿)对于网剧的火热发展,朱金泰认为,首先是跟用户习惯紧密相关。“网剧是伴随式的,题材一般都不会太重。可能专业人士抱着沉浸观看的心态,会觉得剧情很慢、很无聊。但观众在做家务、吃饭的时候看这个剧就很适合。这也是一些专业人士不看好的网剧,但却非常受市场欢迎的原因吧。”其次,也和科技的发展有关。“现在大家都选择在网上看网剧,而家庭音响设备的水平也都跟上来了,网剧对于音乐的需求就越来越高。”播放终端决定内容,小而精是网大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网剧,有沐也有不少网络电影的音乐制作案例。相较于经费充足的院线电影,网大在音乐上投入的经费则比较有限。朱金泰表示,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的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它们播放终端的差异导致的。“播放终端的差异会导致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内容题材的差异。电影院的声场、声音、画面都有标准,前期用心制作的音乐在电影院都可以被感受到,因此院线电影适合制作科幻题材等需要感官震撼的大片;而网络电影观众一般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播放,喜剧、剧情、青春类影片是非常适合网大拍摄的类型题材,也适合通过手机、电脑终端播放。以后,播放终端和类型会更加紧密的结合。”(作曲室)朱金泰认为,相较于院线电影,小成本制作的网络电影也具有自身的优势。“网络电影砍掉了许多冗余信息,可以集中火力拍出精彩的部分。另一方面,网大的确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单一单维度的好莱坞工业、单维度的院线电影,给到年轻人的机会比较少少。而现在更多年轻人能够通过拍摄制作网络大电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养活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对于网大在精品化过程中的音乐,小红建议,网大主创可在剧本创作初期就让音乐团队加入进来,使音乐团队在剧组孵化阶段就考虑剧本的呈现。甚至一些音乐提前创作出来,现场就可以边放边让演员感受。这样,音乐和画面的匹配度可以更高,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视听效果也会更好。采访结束之后,有沐音乐的工作人员又各自去帮手头上的活了。小红在采访结束后告诉娱影君,制作工期紧的时候,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情,但她依然热爱自己的工作。前段时间他们在超满负荷的状态下完成了《国民老公》的配乐制作,最后审片时导演非常满意地说“你们是怎么做到音乐和画面这么吻合!”提升影视剧品质与呈现效果,小红想,这大概就是她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