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星
出品:明亮公司
盲测正在成为各平台短视频博主最热衷去展示的话题之一。据「明亮公司」统计,小红书笔记超篇,B站视频超个,抖音、快手等相关内容也是数不胜数。
但结果显示,用户往往很难分清不同品牌商品的区别。在产品趋同的当下,如何打开市场,抢占份额,视觉包装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
新罐头工厂,年诞生于重庆,前身是一个设计工作室,年正式创立。联合创始人兼CEO何璐伊说,毕业后,她直接进入了餐饮领域,后遇到了另外两个做摄影的合伙人,大家很多业务重叠,便一起建立了视觉创意公司。
年-年,几个年轻人基本上把整个重庆市场做得好的餐饮品牌都合作了,通过这个契机,他们进入了餐饮视觉这个领域。
从最早与食品饮料、电商、商超合作,到如今合作伙伴已扩大到了整个快消大行业,新罐头工厂主要针对年轻人这一群体在吃、喝、玩、乐方面的消费进行研究,由于消费观念和习惯的高度类似,只是载体不同,该群体已为公司带来巨大市场机会。
近日,「明亮公司」对话了何璐伊,她就传统消费品及新消费品对视觉的需求、设计全案的条线、视觉设计公司新的壁垒等进行分享。
以下为精选对话内容(有删节):
Q:明亮公司
A:何璐伊新罐头工厂联合创始人CEO
Q:设计全案的整体链条是怎样的?
A:分为几个部分,前端策划是伴随客户在不同的产品阶段进行进入。有非常初期的客户还没有产品,我们介入的话会直接跟项目经理讨论策划,扮演的更多是另外一个维度的产品角色,会考虑成本和未来场景上的应用。
在这个部分有些案例会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之后我们会提出创意;创意做完,才会延伸到视觉的转换、策略。
有一些客户,像我们最近合作的元气森林,他们的产品已经相对确定,会告诉我们想要瞄准哪个人群,因为我们对人群比较熟悉,会从中找差异点。
现在产品的相似度太高了,对于品牌方来说他们要去打市场无非重用销售渠道和营销渠道,而这两个部分其实背后承载的一个东西就是包装,包装的差异化以及创意的卖点,决定了这两个渠道。
新罐头工厂给某零食品牌的月饼礼盒创意主题01
(来源:新罐头工厂)
Q:你觉得设计全案中最重要的是哪部分?
A:对很多产品来说,销售链条是中间最重的一个部分,但在我们触达的几个环节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视觉策略。很多公司只是在做一些设计,而非根及到策略这部分。
有时候甲方很容易找到理论性的策略,而没有办法转换到视觉,所以我们现在切了视觉策略这一独特的点。
有很多新消费品打的是时间战,没那么多时间和钱去做高大上的定位,这个时候视觉策略的地位就会更加凸显一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表达非常多品牌层面的东西,可以叫“取巧”。
Q:传统餐饮品牌和新消费品牌相比,需求有什么不同吗?
A:个人觉得叫“同而不同”。同的是都在满足年轻消费者的一些需求,尤其是视觉需求;但不同的点在于说一个是场景体验会更多;另外则是针对线上消费平台,视觉作用于包装层面会更多,是两个不同的载体。
Q:在同元气森林这种诞生于游戏或互联网背景的创始人的品牌,在合作过程中有感觉到和其他新消费品牌的不同之处吗?
A:有一个比较不同的点是他们的测试是比较快速的,我们出一个稿子后,元气的团队基本不会去反馈好不好看,这和其他客户的反馈模式有点不太一样,他们不会去评论这件事情。
他们是在设计逻辑满足的情况下,就是说产品面向的群体是谁,只要把这个东西确定清楚,测试组就会直接进行包装测试。
元气森林的MVP(MinimumViableProduct)模型做得很好,他们通常会把我们的设计跟市场上它对标的一些产品的设计做测评,基本上两三天后我们就会拿到结果,从不同的维度去告诉我们哪方面现在是不错的,哪里则需要加强,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公平有效、且效率非常高的方法。
我们有做一些传统品牌,他们的测试方式是拿着设计稿去问熟人,但这个东西相对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现在的一些新消费品,包括我们给百威做新饮品的一些视觉策略,都是采用了测试的方式来做。
Q:他们测评是在公司内部做吗?
A:元气森林那边其实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测评人是谁,但预估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一些私域伙伴,从中去提取一些进行测试。
Q:和品牌合作时,整个设计周期要多久?
A:取决于甲方的时间规划,快的基本上一周到两周就可以做完;也有特别长的,希望我们这种外部力量,跟他们一起去把产品搏得更好,做得最长的有接近一年。
新罐头工厂给某零食品牌的月饼礼盒创意主题02
(来源:新罐头工厂)
Q:在合作品牌中,测评都是甲方去做吗?
A:第一是一些经验丰富,或是做的比较好的品牌,会自己做测评。我们接触到的比如说元气森林、百威,这个量级的基本上都自己在做,他们有很多的解决方案。
对于其他的一些品牌,我们公司也会提供测评,由推广部和策划部共同负责。我们测评的逻辑,其实是延续企鹅吃喝指南的,因为我们之前在做这个部分的时候,有观察到像企鹅吃喝这种,它算是一个平台,还有卖货,但本质上也是希望带给人更好的一些产品和综合性的体验,所以做了测评的一部分。
我们当时就把这个部分引用过来了,分成两个分支,一个是专业分支,因为我们在整个餐饮行业资源比较好,所以有专业的小组帮我们去做专业的测评。他们存在的意义是帮我们避一些大坑,因为我们的创意人员在做产品的时候,知识累积并不像专业人士,非常容易做到一些没办法实现的创意,技术人员就在这个事情上帮助我们去做更多维度的调试,包括口味及定价。
另一个分出来的是ToC的,我们公司也有自己的私域,有6-8个粉丝群,基本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