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口粮很重要,它能补充军人的体力,亦攸关该国是否能胜利。
中日甲午战争时,清军在总体装备上不输日军,部分舰艇的装甲厚度远在日军之上,清朝陆军还购买了新式重型机关枪,能对敌军造成重大杀伤,仍然逃脱不了战败的耻辱。
往深的层面说,政治制度的腐朽可以解释一部分败因。不过即使光从装备层面而言,清军除了武器,其余依然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后勤保障就是其一。
日军的口粮
十九世纪日军的军用口粮在初创期是非常简陋寒酸的,单兵口粮基本上是一个饭团,加上日式腌菜和少许盐巴,再用竹叶包成一个所谓的便当。这和数百年前的丰成秀吉时代没什么不同,唯一区别是采用便当这种容易携带的形式。到了七○年代,日本开始对台湾用兵,暴露出许多食物供应的问题,愈发觉察到改进军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锁定西方奋起直追。
不久后,日军的口粮里出现现代化的英式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罐头可以保存大量有机食物,如肉类、蔬菜等,能在相当程度上提供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营养素,且原有鲜味大体上可以保存,让士兵在获得营养的同时,也能满足口感。
史书记载,除了牛肉罐头,日本罐头业制造者伊谷以二郎在年开发出用鲸鱼(小鳁鲸)瘦肉制作的罐头。甲午战争爆发之际,他向陆军捐献了两千八百罐鲸肉罐头,称之为“勇者大和煮”,所谓“大和煮”即用砂糖、酱油和姜炖制肉类的罐头。有资料显示,甲午战争时,日军士兵随身携带的一天份野战口粮,基本上是“牛肉大和煮”罐头一罐(二百五十克左右),加上干米饭(四合八勺,约六百五十克)或者饼干(大饼干六块约六百六十克,或小饼干十八块约六百七十六克)。为了应付战争,日本甚至动用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罐头充数。
清军的干粮
相比之下,清军的后勤供应一直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清代文献记载,他们行军所带的干粮主要有粳米、粟米、青稞面、白面、炒面(按:面粉经煎炒后的粉状固体,吃时需要配水才能下咽,非指目前餐厅或超市销售的炒面条)、大饼等;副食和调味料主要有乳油、酥油、茶叶和盐;肉食常见的是牛、羊、猪肉干。最夸张的是,他们有时甚至得牵着活牛、活羊行军,以便吃到新鲜肉食。那为什么没有活猪呢?原来是因为猪容易到处乱窜,很不听话,而且猪食比较难准备,不像牛羊那样简单,有草料即可。
到了中国全面衰落以后的晚清,清军伙食之寒碜就更让人不忍心叙述了。即使进入民国,在八年抗战时,大多数国军士兵的饮食不过就是些许粥水,再加上一些咸菜干,而且这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无法保证天天供应。肉类?恐怕只能在梦里出现。
也因此,不管是清兵还是国军,单兵素质都很差,除了平均身高优于日军,其余如肌肉力量、营养状态等,完全处于下风,更不用说训练水准了。
据说,美军的午餐肉罐头,让苏军相当赞赏。另外,美军能打败对手,除了靠弹药充沛的火海战术,还倚仗了“食”海战术。
日军口粮的发展胜清军
二十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口粮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资料显示,士兵携带的一天口粮,基本为干米饭六百五十克或饼干六百多克,一个二百五十克的牛肉罐头或鳟鱼罐头,还有干蔬菜、腌制的鱼肉、鱼干、干萝卜丝、福神渍、干海带,以及酱油、味噌、清酒等,水准持续进步着。反观中国军队,恶劣的后勤补给丝毫没有改进的迹象与机会,差距愈拉愈大,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之际,骨瘦如柴的国军士兵只能靠着血肉之躯,用巨大的伤亡代价争取时间。
美军有“食”海战术
大洋彼岸的美国则更胜一筹。经过老罗斯福和小罗斯福等多位领导者的革新,早已跻身世界一流强国之列。不过,若说起二战时的美军武器,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原子弹,其余似乎都算不上“独步武林”。坦克?德军和苏军的设计理念领先美军。航空母舰?日军在初期足以压制美军,但是美国确实有一样东西可以炫耀!
没错,就是让士兵活命的午餐肉罐头!本来是庶民百姓用以打牙祭的大众食品--猪肉打碎后混合淀粉,加上盐类,装入金属盒子里。当然啦,午餐肉的肉类成分不一定很高,但那种粉红发嫩的模样倒有几分与肉类相似,一开始的口感也还可以,只不过吃多了就觉得厌恶无比。
然而,这类食物却是盟军士兵的挚爱,比如苏军。他们可以鄙视美军支援的坦克、汽车、飞机和弹药,但说起美军的午餐肉罐头,唯一举动就是竖起大拇指,因为比粗劣的俄罗斯黑面包口感不知好了多少倍,营养成分可圈可点,热量更是充足。接受美援的中国士兵更视午餐肉罐头为美味佳肴。
美国生产的这类东西简直多如牛毛,仿佛取之不尽。可以说美军能打败对手,除了靠弹药充沛的火海战术,还倚仗了“食”海战术。
(本文节录自时报出版、谭健锹著作的《世界史闻不出的药水味:那些外国名人的生老病死》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