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投产仪式在三都县威农黄桃坝隆重举行。都市新闻记者现场采访得知,三都黄桃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全县种植黄桃已达6.93万亩,覆盖贫困户户人。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产罐头万件。
投产揭牌
桃农:一天卖黄桃斤纯赚利率元
下午4点30分,都市新闻记者分别参观了三都县农产品深加工车间,看到工人们穿着绿色及白色两种专业工作服正在忙忙碌碌,从洗桃到加工成罐头,全是机械自动化作业。参观过程中,参观人员只能站在二楼的玻璃外隔窗参观,加工车间的流水线规范有序,卫生清洁,就连工人们的服装都很专业。
参观结束,人们还品尝了加工生产出的黄桃罐头、黄桃干等多品种,大家品尝后都表示,味道不错,甜中带香,吃饱了还想吃。
三都县周覃镇威农黄桃坝的桃农蒙锡佳向都市新闻记者介绍,以前,他们夫妻俩长年在省外打工,每月有收入元左右。打工期间,孩子和老人无法照管。
两年前,三都县要在周覃镇黄桃坝发展黄桃产业,蒙锡佳夫妻二人也将自己的土地种植8亩黄桃,今年投产,其中鲜食桃4亩,亩产黄桃约2千斤;加工桃4亩,亩产黄桃约5千斤。
投产揭牌
蒙锡佳向记者算了一笔帐,种植鲜黄桃,4亩要产8千斤,按今年当地的市场价计算,每公斤黄桃12元至16元,就按最低价每公斤12元计算,8千斤鲜黄桃可卖元。
种植4亩加工桃,总产量2万斤,每斤收购价为1元,可实现销售收入2万元,纯收益1.6万元。
蒙锡佳的妻子告诉记者,今年黄桃出产,她就在产业公司批发黄桃出来销售,批发价每公斤7元,零售价卖6、7、8元每斤不等,一个月的出产期间,最多的一天销售斤,最少的一天也卖了余斤,除去成本,利率最多的一天有元左右,最少的一天也有左右,这一个月的利率有0多元。一家人的年收入大约有七八万元左右。
“黄桃种植开起脱贫攻坚致富果”蒙锡佳说,自从种植了黄桃产业,他们夫妻二人的年收入比以前多了,还可以在家里照管老人和孩子。
“黄桃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我蒙锡佳一家人开始富了,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其他村民们慢慢的走向致富的路。”蒙锡佳说,这一切,真的很感谢三都县政府及周覃镇政府引来了产业公司,黄桃产业开花结果,村民们也慢慢的富起来。
黄桃加工车间
攻坚:种植黄桃6.93万亩,覆盖贫困户户
三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忠实介绍,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8岁生日,又是三都县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投产仪式,这是个吉祥喜庆的日子,这是三都县发展扶贫产业助力脱贫。
回顾三都黄桃发展,年以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通过市场调研、试种验证,发现镇域土壤、气候等均适宜黄桃种植,市场效益明显,于是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产业引进发展。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进了贵州健得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全县黄桃种植面积已达6.93万亩,覆盖贫困户户人。
黄桃种植集中分布在周覃、中和、大河3个镇。成功打造出以周覃威农黄桃坝、丰乐马场黄桃坝为代表的千亩以上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三都县委副书记罗红梅谈到,三都县作为生态资源和传统农业县,在农业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使三都县成为黔南州“工程”的发源地。虽然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努力,但未形成规模化、规范化,在市场上难以形成竞争力。
黄桃加工车间
随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其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而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并通过“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形式,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促进经济收入增收,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果借鉴此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三都县土地分散、人多地少的发展实际。
结合三都部分村寨坡陡谷深、田地零碎、居住分散的实际,县里提出“七小庭院经济”,对境内的威农大坝亩以上大坝进行农业产业调整。通过发展黄桃、辣椒、食用菌、生猪、家禽等种养殖产业,深入推进“庭院经济”,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以点带面,促进全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年产罐头万件
品尝黄桃加工成品
贵州都柳江扶贫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介绍,为解决黄桃销售问题,促进黄桃产业全面发展,三都县委政府通过充分调研后,启动三都县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
三都县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5㎡。项目于年4月开工建设。
建设内容包括:收购大棚2个,占地㎡,冷库2个,占地㎡,总容量9.12万立方米;生产车间4个,占地㎡;半成品库、成品库各1个,占地面积㎡;配套建设有净水处理站、消防水池、配电房、锅炉房及气站、食堂、办公室、员工宿舍以及厂区道路和绿化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年产量将达到万件罐头产品。
截至目前,项目建设完成生产车间一座,完成半成品库、收购大棚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建设,完成冷库建设㎡,当前可储存新鲜黄桃吨,相关生产设备也安装调试完毕,至此,第一条生产线已全面建成投产,可实现日产黄桃罐头产品50吨。
下一步,将按照项目最初的设计目标,继续推进后续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项目功能,推动项目实现集产品研发、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工业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品加工示范基地。并努力将项目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都市新闻
记者杜高富
编辑黄盈莹
校对章虹
编审廖波石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