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以“发改办农经〔〕号”文件印发了《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名单的通知》,认定我市“遵化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目前,遵化市成为我市首家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单位。
近年来,遵化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坚持村、镇、园区统筹规划,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一、瞄准创建“目标点”,高标推动谋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遵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推进机制,全力加快园区创建工作。二是突出规划引领。遵化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依托35万亩有机板栗、22万亩优质鲜果、14万亩绿色蔬菜、万头瘦肉型猪、万只高效肉鸡、3亿棒绿色食用菌六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资源优势,坚持以规划引领、以特色取胜,建立了分年度、分产业、分乡镇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发展规划,推行一个产业、一个示范村、一个规划、一套措施,让特色产业实力更强、品牌更亮、发展更好。三是整合资金支持。精准有力发挥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作用,近年来,遵化市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重点用于园区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建设,示范园整体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二、把握产业“关键点”,多点突破促发展。遵化市聚焦龙头带动、品牌培育、创新驱动三项重点,精准发力,提升产业实力。一是以龙头带动壮大产业规模。坚持实施龙头企业倍增工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河北省水果罐头产业联合体核心企业亚太为龙头,带动遵美味、雅山及农户共同发展果蔬种植、精深加工,年加工各类鲜果17万吨;以栗源、珍珠甘栗等板栗加工企业为龙头,年加工板栗7万吨;以美客多为龙头,年加工肉类5万吨。目前,遵化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9家、唐山市级4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在河北省各县市区排名第一;拥有水果罐头、小包装栗仁、渍菜、健康饮品、脱水果蔬等八大系列多个特色品种,产品远销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规模档次均在河北省前列。二是以品牌培育提升产业形象。品牌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法宝。通过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品牌争创,培育了一批市场认知度较高的名优品牌。目前,遵化市涉农商标达到件,其中栗源、美客多、蓝猫成功争创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19件,省名优产品3件;“遵化香菇”“遵化板栗”被评为“河北省十大区域公共品牌”,栗源、美客多、蓝猫成功入选“河北省十大农产品企业品牌”。三是以创新驱动激发产业活力。遵化市积极搭建校企、科研对接平台,美客多集团与中国农大合作,建设国家果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野公司与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合作,开发以粗粮为主的主食产品,成为唐山首家“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亚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合作,共同创建河北省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及农业创新驿站。以此为引领,共促成中国农大、浙江大学、河北农大、中国航天集团等12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先后申请技术专利22项,开发新产品多个,增强了示范园整体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
三、找准融合“切入点”,彰显特色强发展。遵化市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特点,突出融合发展和功能拓展,全力打造定位明确、功能合理、产业引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是打造“农旅融合”样板区。坚持以“村企共建、景村融合”为核心,发展集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沙石峪村依托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块金字招牌,栽植玫瑰香葡萄多亩,兴建采摘园80多个,发展红色生态游,游客在这里体验采摘乐趣、追寻红色记忆;山里各庄村通过吸引唐山文旅集团入驻,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知青小院、观光创意稻田画,仅年10月份就吸引45万游客参观体验,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多家中央、省、市知名媒体纷纷聚焦报道;新立村毗邻国家5A级景区清东陵,大力推进景村融合,培育的富硒苹果在全国优质苹果评比中获得国家金奖,并连续多年举办苹果采摘文化艺术节,极大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收益。二是打造“产业强镇”样板区。秉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发展理念,遵化市形成了特色突出、规模壮大的“农产融合村”发展格局。其中,堡子店镇坚持链式发展,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美客多集团为核心,以肉鸡产业盘活镇域经济,被列入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北省现代农业精品园区;马兰峪镇继承皇家宫廷錾刻技艺,打造金银器加工产业强镇,吸纳周边村民多人就业。东新庄镇宠物笼具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成功入驻世界知名电商平台-亚马逊,建立多个海外仓,带动多户农民增收致富。三是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以总投资30.2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古泉小镇建设为引领,高标准建设省级古泉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唐山市级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示范区,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8亿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道路硬化、村庄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或加快建设;争取唐山市帮扶资金万元,实施产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30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