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毁灭,无疑是最好的描写第三帝国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欢迎来到大公带你来装逼,这是一期观影打卡类装逼栏目。

如果你经常带你的小女朋友看战争片,经常会被问到一个很为难的问题:

那就是同样是法西斯,德国辣脆和日本军国之间哪个更邪恶?

或者说,发生在波兰奥斯维辛的约百万级别的犹太人大屠杀和发生在南京的三十万人大屠杀哪个更加邪恶?

前阵子德国刚上了一部大屠杀电影《万湖会议》,解释了纳粹犹太人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为类似上面的这种问题给出了答案。

当然是德国纳粹更邪恶。日本人吗?他们不配邪恶这两个字。人才邪恶,日本人猪狗不如,他们配吗?

具体咱们《万湖会议》的时候说。

之前大公写过一系列昭和系列战争片的故事,然后就经常被问,你这个资深德棍为什么不谈谈德国法西斯?日本这些战争片都是“反战败片”,那德国人有没有类似的电影?

额,

好吧,那就聊聊这个话题。

既然民众呼声那么强烈。

我们就聊最有名的那个,上映于年的《帝国的毁灭》。

这是一部开拍时就被寄予厚望的电影,但其实拍摄时也充斥着各种刻板印象和小家子气。但导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剪掉了那些内容,但随着电影的成功,贪婪的制片方把那些删减片段攒起来出了个所谓“加长版”。一下把电影的格局拉低了几个数量级。

这些镜头现在放出来可能还有那么点政治正确。毕竟都是些反俄内容,但是格局真的太低了。

这些镜头包括在前线指挥所喝得像个傻逼的崔可夫,见到德国投降代表团来了以后慌不择路,叫来几个低级军官凑数,还掏出勋章盒子一人发一个显得不那么难看。

还有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一群苏联女兵,在占领狼穴后直接问爱娃布莱恩的房间在哪儿,然后哄抢其衣物,等等等等。

这些内容都很假,假到让人惊讶,幼稚到让人咋舌。崔可夫做为前线主官,应该是十分忙碌的,你可以拍它忙的焦头烂额以显示他能力不足,但也不至于像这些镜头那样傻,更别提一群闯进地堡的女兵了,哪儿冒出来的都不知道。

故事编的太差,真相更血淋淋的为啥不拍呢?比如本片的主角荣格女士,传说被苏军俘虏后做了几个月的“私人战俘”。某些人士相当喜欢看的苏军进入柏林后的军纪也并没有过多的展现。

编些那么低能的镜头,有啥用?

如果你看的是初版,会惊讶于电影的格局如此之高,看完加长版估计会很倒胃口。

毕竟谁也离不开刻板印象啊!

所以同学们,这个片还是要看初回版。

《帝国的毁灭》的初回版还是不错的。虽然价值观有那么点问题。那是大家的预期和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上有很大的误差。

大家看着片名之后,想要看到一个帝国的毁灭。而导演却将更多的镜头给予了元首,而且尤其着重于他最后的精神状态上。

这是一种区别于以往的描写,所以会让大家很不适应,也挑战了大家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正如豆瓣网友所说的,当他们从电影开头看见青春靓丽的荣格女士出场时,就瞬间脑补出这个私人秘书会被恶魔元首强奸的剧情,结果等到最后都没等来描写,于是陷入深深地自责,觉得是自己猥琐了,然后猛吹一顿电影“人文情怀”的彩虹屁。

确实早期的电影对元首是刻板的描写成了恶魔,但也不至于猥琐到这个程度。

唯一擦点边的可能就是查理卓别林的《大独裁者》。

但《大独裁者》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尤其是里面元首与地球的共舞,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

直到现在也没有那么富有艺术气息的展现元首野心的作品出现了。

布鲁诺冈茨饰演的希特勒,在演技上无可挑剔,但在剧本层面,在角色上,其实是避重就轻的。

影片在刻意回避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就是元首的政治理想,或者说元首的整个政治诉求。

按理说,要拍摄第三帝国的毁灭,不是政权被摧毁就好的,也不是首都柏林被攻克就完的,而应该是第三帝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本身作为政治实体的崩塌。

用老北京的话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你想要楼塌了,你首先要告诉观众楼在哪儿。有楼,才能塌房。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电影总会安排主角发表演讲,或者用蒙太奇闪回的方式先告诉观众主角的理念,拔高这个标准,再一步到位看着它陷落。

《帝国的毁灭》也有类似的剧情,但基本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的。就是元首借鉴纳粹经济部门负责人斯佩尔,站在规划中的柏林新首都模型前的那段谈话,谈话内容还没什么营养,只是用镜头展现了新首都在规划中的波澜壮阔。

这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元首的政治理念,也就谈不上最后的崩塌了。

所以大家看完之后只是惊讶于为什么布鲁诺冈茨把希特勒演成了一个手抖的老头儿,面对部下严厉,但也迷茫,面对服务人员和蔼可亲,一点没有传统意义上“恶魔”的样子。

并且这么做是刻意的,其实仔细看剧情的话,有很多很多可以发挥的点,来展现行将就木的帝国,来展现势必将要毁灭的局势。导演设计了这些剧情,却并没有对元首有相应的表现,这就很难让人怀疑导演的意图了。

比如,那个纳粹脑上头的孩子,因为一丁点小战功就获得了铁十字勋章,还是元首亲自给颁了奖。如果你是一个国家领导人,正在为了保卫首都而战,看到你要颁奖的战士是个小屁孩的时候,你会意识到什么?这个国家的抵抗力量在哪里?卫戍部队还剩下多少?怎么这个半大孩子都顶上来了?那一刻你会不会意识到灭亡的恐惧?

既然导演设计了男孩这个角色,想要表现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毋庸置疑,但为什么这个思想却没有传递给元首?

在这一刻,元首做为一个角色和整个剧情是脱节的,这种败亡的情感毫无疑问再被剧情描写,却没有体现在元首身上,这本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像上面说的,建立情感基础,为之后的崩塌做准备。

那这段剧情设计出来有什么功能呢?就是为了一副败亡的众生相给个注脚吗?

司令部里高官们的戏份也没什么营养,更多的是伴随着元首而伴生的,而影片设计的平民戏份也有些不知所云,比如那位党卫军旗队长,军医,国防军营养顾问申克,他就像是个导游,不停的穿起一个一个场景,但这个角色却缺乏塑造,还不如那个小男孩丰满。

至于党卫军组织手无寸铁的平民敢死队冲锋送死,就被当成一个场景,拍出来摆一下,就过去了。和上层机关并没有情感上的互动,不展开,也不细说,但拍出来了。你还不能说它没提。

注意到了吗?这些都是可以深度发掘的纳粹罪行。为什么不挖掘?因为导演不想。

当这些剧情不被发掘,却依然摆上台面的时候,他们想干什么呢?展现德国人民的苦难么?

那深挖一下党卫军的无耻操作,不是能更加升华这一点么?

为什么不干呢?

类似的升华点举不胜举,你能发现很多,但都被当做罐头一样丢的到处都是。只充门面,不展开。这给人极大的冲击,你很不适应,非常的惊愕,当你看见一段剧情,满怀希望的等待它升华的时候,他偏不,于是你被震惊了。

为什么导演能够如此挥霍,放着这么多华点却置之不理?

因为他能交出的菜谱足够硬。

影片有两个华点,导演自己设计的。一个是希特勒的妹夫赫尔曼费格莱茵的死亡。这个场景在电影里主要是描写爱娃布劳恩的兄妹情,他不希望自己的妹夫被处死。但实际上它的政治意义其实更大一些,但电影没怎么解释这个问题。这是最讨厌的地方,它不解释为什么费格莱茵要被处死。只想挖掘爱娃的感情线。

实际上费格莱茵是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的联络官,而希姆莱此时已经和西方暗通环取,影片里直接给了台词“英美需要我的党卫军维持秩序”,说明希姆莱的叛变已经既成事实。但和谈是一回事,叛逃是另一回事,希姆莱叛逃意味着党卫军做为一只武装力量已经不可能再为帝国贡献什么价值了。这代表了两个结局,一个是元首不可能移居他处继续作战,因为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和陆军元帅赫尔曼戈林都不在了,唯一坚持的只有海军的邓尼茨,而单靠海军是不可能坚持到割据的。

这也同样意味着元首既然不能离开,也就一定要死在柏林,至于是战后被绞死还是战死,其实没什么区别。

可以说希姆莱的叛逃奠定了元首一定会死在柏林的基础。

这一政治影响这么大的事件在电影里用联络官费格莱茵被处决就划过去了。感觉有那么点大材小用。

第二个华点就是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一家。

这是全片最震撼的场景,似乎指代了整个纳粹党和千千万万忠诚党徒的内心。

相信戈培尔夫妇毒杀孩子们的场景深深震撼了观影的每一个人,甚至比元首的死更加令人震撼。当然这样的设置虽然很震撼,但也会给人疑惑,为什么如此有戏剧张力的戏份会抢走元首的风头。整场戏份的设计还是慢慢递进的,情绪上还有成长曲线,整部电影下来,从元首到主角荣格女士,所有人都没有成长曲线,只有戈培尔的孩子们有,包括元首在内,从刚从掩体里听见炮声,到确定斯坦纳无法解围,元首发怒了,咆哮了,甚至发出了现在网上喜闻乐见的空耳“我从河北省来”,但那只是剧情推进的一部分,元首本人的情绪并没有很明显的从乐观到崩溃,从正常到绝望的转变。就像上面说的,从给娃娃兵颁勋章,从平民敢死队,从希姆莱叛变,有那么多可以体现情绪转坏,崩塌的机会,但元首都没有互动到。

斯坦纳的事件也只是表现元首和总参谋长之间关于命令上行下效的分歧,元首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想象中的幻灭,崩溃,都没有发生。

这不是演员的问题,事实上布鲁诺冈茨表现得非常好,他塑造了一个和蔼可亲,患有帕金森症的希特勒。他在这个小框框里尽可能大的表演了元首在那个绝望的时刻所应该有的表现。

是剧情设置没有给他发泄,崩溃,以及幻灭的机会。他最大的发怒也就是斯坦纳那次。剩下的剧情有一个人安静且彬彬有礼的享用小蛋糕,还和厨师说了谢谢,以及和爱娃的婚礼。

记得一部苏联电影里对于婚礼的描写,两个绝望抵抗的军官跑进狼穴乞求支援,被告知啥也没有,唯一的好消息是元首结婚了。

当时两名军官那个苦笑啊。然后绝望地离开狼穴,投入战火中。

当时这个场景看得我好震撼。《帝国的毁灭》里也有类似的场景,但总感觉差点意思,导演并不想往这个方向发力。

正是元首在这方面发力明显被抑制,才导致戈培尔一家的死亡显得那么有张力。但是你细想一下,戈培尔一家的死亡承担了多少东西?或者说,灵魂拷问一下,纳粹德国究竟为什么邪恶?他的忠诚党徒邪恶在哪里?具体表现是什么?这些问题被回答了没有?

因为这部电影它不是《意志的胜利》。它是反战的,但它真的反思了这些问题没有?

年的时候我第一次看,我很惊艳,我觉得这个便宜棒极了。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关于二战纳粹德国的电影。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我们的父辈》。

以后我隔一阵子就会重温这部电影,努力搞清楚里面那些纳粹高官配角,比如参谋总长汉斯克莱勃斯,空军元帅罗伯特里德尔冯格莱姆。但我从没反思过,其实电影有没有认真检讨总结过纳粹。

它只在片尾通过荣格女士的台词短暂提及了纳粹的那些战争罪行,而在影片本身,那些市民敢死队,孩子,这些元素的设置似乎都回避了这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相比于日本那边冈本喜八的《日本最长的一天》来说,这种对比就更明显了。

冈本喜八的剧本也没有直接指出如南京大屠杀,马来屠杀等战争罪行,而是忠实的还原了停战日的那场宫城事变的前因后果,我写过,但当时因为个人能力问题说的不是那么清楚,只阐述了宫城事件的过程,没有怎么多谈电影。

实际上,冈本喜八通过对几个参谋官疯狂心理的描写,以小见大的描绘了军国主义日本的疯狂,从几个参谋官的野心伊始,到逐渐疯狂,再到无比绝望,然后破罐子破摔的强行政变,尤其是枪杀近卫师团长森纠的那一枪,你仿佛能看见五一五事件中刺杀犬养毅等等历史上的军国主义狂热军官的影子。

这是同一类人,同一群人,其实《日本最长的一天》通过这样一个军官小团体的疯狂彻底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

批判的有够深刻的了。

当然我说的是冈本喜八的老版。

新版里加入的天皇和首相的各种生活细节真的有点倒胃口。

然后你再回来看看《帝国的毁灭》,看看元首吃蛋糕的那场戏,有什么意义吗?会不会冲淡整部电影的绝望格调呢?

这些生活化场景,可以说唯一有用的就是戈培尔的孩子们为元首唱歌的那场戏。那是为了他们最后被毒杀做的感情铺垫,同时也是整部戏里唯一有温情的脉络。

这个镜头有多温馨,最后他们被亲生母亲毒杀就有多残酷。

我依旧很喜欢《帝国的毁灭》,我依旧认为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描写第三帝国的电影。

但十几年过去了,我再也不是那个翩翩少年了。

当年我觉得终于有一部不谈犹太人的纳粹电影了。

现在我觉得是没有谈过犹太人了,但好像真的没有批判过纳粹本身哦。

犹太人问题我们下期说,这期我们要搞清楚,纳粹到底邪恶在哪里?

大屠杀是邪恶,但你不能光批判大屠杀本身,造成大屠杀的原因才是真正邪恶的,这才是很多人的思维误区,如果大屠杀才是邪恶的,那么就应该去追索大屠杀的凶手,却忽略了纳粹党本身,他所制定的制度,他所秉持的理念,才是邪恶的本源,懂我的意思吗?种族灭绝的政策,最终处理的思想,绝育,自然消亡的理念,远比那个开枪杀人的士兵邪恶的多的多。

这一切内容我们放在下一期《万湖会议》里慢慢展开。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