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有550万大军,世界级的装甲力量,希特

年,希特勒集中了万德军以及强大的机械化力量,悍然发动对苏联的进攻,苏军措不及防,以至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已经有超过万人被德军俘虏,伤亡十分惨重。但令人意外的是,苏军最终抵挡住了德军的攻势,并一路反击,最终反败为胜,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争,让世界为之震撼。那么,纳粹德国为什么要入侵苏联呢?曾经德军的优势到底有多强?他们为何还是输掉了苏德战争呢?

本期文为大家讲述二战大局观,希特勒为何输掉了苏德战争?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德国为什么敢于侵略苏联的原因,小编认为主要有四点。

第一点是战略原因。年德国基本已经控制整个欧洲,只剩英美苏三国还能被德军视为对手。其中美国虽然强大,但盛行孤立主义,大发战争财,所以不可能主动与德国开战。

而英国虽然短时间内无力再战,但却牢牢控制着制海权,德军因此被封锁在欧洲大陆。此外,英国还收留了许多流亡政府,更想方设法地将美国、苏联拉入到对德战争中,俨然已成为反得势力的大本营。

所以,希特勒之所以不顾两线作战的危险,也要坚持入侵苏联,是想再次以闪电战的形式击溃苏联,从而彻底断绝英国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持。因此,希特勒准备趁苏联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先下手为强,入侵苏联。

第二点,是武器装备的差距。从当时苏德的实力对比来看,德军的武器是远胜苏军的。例如,仅仅在苏德战争的第一年,德国就生产了多架飞机,五千余辆包括坦克在内的重型武器、多门火炮和万支枪。

其次,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新型坦克装甲车的国家,德军的坦克不仅防御力高,而且火力强,射程远。反观当时的苏军,使用的大多是20年前的装备,至于新生产的武器,也存在做工粗糙、实战中常发生故障的问题。因此,苏军的武器装备是远不如德军的。

第三点是军事素养的差距,在战争初期,德军往往能打出1:3的交换比。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每一名德军补兵都要发射至少发子弹,并进行火力队形配合和训练,而其中成绩优秀的士兵将进一步训练,特别是小兵群突击,渗透作战战场,熟悉火力配合等战术。

其次,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闪击波兰、法国战役的洗礼后,德军诞生了诸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等一大批名将,鸡肋了,以闪电战为代表的关于机械化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和理论。

相比之下,苏军虽然也是名将辈出,但在年到年期间的苏联整顿运动中,大批的苏军优秀军官遭到清洗,为了弥补职位缺口,只能快速提拔年轻军官,而这些军官普遍缺乏足够的理论修养和指挥经验,致使在战争初期苏军一路溃败。

第四点是历史战绩的差距,二战爆发初期,德军凭借闪电战可谓是势如破竹。如荷兰抵抗了五天,卢森堡抵抗了一天,而丹麦甚至只象征性抵抗六小时就宣告投降。即使是当时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开战前的兵力和装备都与德军不相上下,但出乎意料的是,法国只抵抗了39天就投降了。

所以说在苏德战争前,德军就是战无不胜的代名词。儿童时期的苏联呢?其战绩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年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虽然最终获胜,但万苏军对战20万分,蓝军付出的伤亡却是芬兰的三倍,只能用惨胜来形容。所以希特勒扬言三个月拿下苏联,其实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不过,德军虽然战略上轻视,但实际上几乎举了全欧洲之力进攻苏联。

年6月,德国开始正式入侵苏联。德军最高统帅部果断将2/3的军队从西线调往东线战场,集中了多个师,总兵力达到了规模空前的万人,携带余辆坦克,近5万亩火炮,可多架飞机分南北中三路实施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入苏联境内。

由于德军发动突袭,先发制人,苏军尚未部署完整,所以在战争开始,苏军显得十分被动,尽在三天内就损失了架飞机。而在开战后的18天,德军已经长驱直入,突入苏联境内公里。到了年12月,苏军已经有超过万人被德军俘虏,同时还损失了数千架飞机,两万多辆坦克。

苏联西部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万的苏联人口被德军全部拿下。但谁也没能想到,苏德之战却是纳粹德国命运的转折点。在年初,希特勒的大军遭遇了斯大林格乐的失败后,从此一亏再亏。虽然期间有几次成功的反击,却还是止不住颓势,最终招致失败。

那么拥有万军队又一路势如破竹的德军最后为什么还是输掉了苏德战争?

第一点是苏联无穷的战争潜力,尽管德军在初期摧毁歼灭了大量苏军,然而苏军却好像源源不断,每当德军刚打垮苏军的一个师后,就又要面临核实个师作战的困局。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军的伤亡虽然高达近三千万,但整个战场的士兵人数却从没有低于一千万。

而且经过两年多的较量,苏军各级军官也在战火中快速成长,苏军大纵深装甲作战理论被逐渐完善,德国装甲军从此一步步走向了灭亡,而苏联装甲军则逐步迈向巅峰。第二点是苏德双方将领的指挥差距。

首先是希特勒越级指挥部队,由于他并不专业,因此出现了许多战略战术失误,尤其是在年德军的蓝色行动中,分兵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而且分兵也就罢了。希特勒还将获特第四装甲集团军来回调动,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来回徘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至于斯大林格乐最终没能打下来。

希特勒不仅乱指挥,而且还不听劝告,经常强行终止一些战役,和将帅之间闹出许多矛盾,导致将领对希特勒的命令阳奉阴违,造成了许多前线的失利。而苏联方面,斯大林虽然有时也越级指挥军队,但在吸取教训后,后来还是让朱可夫等名将自主发挥,并给予极大的信任,以此赢得了许多战争的胜利。

第三点是苏德之间的后勤差距。虽然苏德战争开始于干燥的夏季,但寒冷的冬季来临时,苏军已经恢复了一定实力,而德军的攻势则开始受到阻挠。由于后勤受阻,德军冬装严重不足,为了保暖,德军士兵不得不将非常缺乏的汽油当作燃料,而苏联士兵却配备了温暖的大衣、有衬底的军靴以及覆盖毛皮的帽子。

寒冷的气温也导致了德军装备的故障。同时,德军坦克和卡车所不可或缺的汽油,也因为寒冬而冻结,无法使用。而苏军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环境,早就经验丰富,新生产的苏军坦克使用的是不会结冻的柴。

这样一来,原本苏军和德军之间的武器装备差距就被逐渐缩小。由于德军进攻太过迅速,战线拉得太长,对苏联的烂地和雨季的运输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以至于在年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不得已进展缓慢。

第四点是西方国家的支援。苏德战争期间,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向苏联提供援助,其中,美国一共为苏联提供了价值亿美元的各类物资。这些物资中,除了有00多架飞机、多辆坦克、8万吨各类舰艇以及46万台各类车辆,还有百万吨的航空燃油,1.1万节火车车厢、10万吨棉花和多万吨的高热量食品等大量军需物资。

这些高热量食品大部分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午餐肉罐头、香肠等,极大地缓解了苏军的粮食问题,第五点是苏军顽强不息的战斗意志。虽然在苏德战争期间苏军一路溃败,但这并不代表已经丧失了战意。相反,在稳住脚跟后,苏联立刻开始了全国总动员。苏军发出了每个人都是战士的动员号召,将征兵年龄扩大到17至55岁。

一时间,全苏联30%左右的男性都投入到战争之中。此外,还有80万苏联妇女也踏上了战场,杀敌报国。其中就诞生了莉莉娅,利特维亚克这样的苏联王牌飞行员,以及位列世界十大王牌狙击手榜单的柳德米拉。正是凭借这种全民皆兵的战斗意志,苏联才能创造奇迹,最终扭转胜负。

第六点是苏联情报工作比德军更强,德国情报部门将苏联划分为五个区域,成立了多个间谍机构和60多所间谍学校,还把将培训过的苏军战斧派往浅显,让他们收集情报,而苏联的谍报工作比德军更为有效。

庞大的游击队在德军后方活动,查明德军部署和动向的任务,而苏联民众更是提供了德军驻地的兵力行军路线,这些情报的准确性往往更高。而且苏联还在欧洲布置了大量的间谍小组,著名的红色乐队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潜伏在德法比等国军政商界,其中某些人还在德国身居要职,为苏联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可以说,苏联情报机关早已掌握德军下一步的动向,因此苏联往往能先于德军准备战争,获取更多战机。

由此可见,苏联彻底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军跻身超级大国,这并不是偶然的,苏联打开了新的世界格局,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也应该永远铭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825.html